近年來,隨著智慧監獄建設的推進,監獄不再處于傳統的嚴防死守的管理方式,而是向全面感知、協同聯動、高效有序、智能智慧等方面深入探索。不斷提升監獄工作智慧化水平,必將成為實現監獄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智慧監獄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深化智慧監獄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提升監獄工作智慧化水平,是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監獄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然包含了監獄工作現代化,必須主動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準確定位,科學謀劃,分步實施,深入推進新時代智慧監獄建設,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深度應用助力推動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提升監獄工作智慧化水平,是更好發揮監獄職能作用的必然要求。當今時代,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應用,“互聯網+”模式正不斷滲透和普及到監獄工作各個方面。智慧監獄的建設與完善,不僅推動了監獄管理模式的創新,帶來監獄執法工作的變革,更對監獄公正執法、維護公平正義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當前,無論是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還是確保公正執法、維護公平正義,都不能離開信息技術的助推作用??梢哉f,監獄工作的智慧化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更好發揮監獄的職能作用。
(三)提升監獄工作智慧化水平,是推動廣東監獄走在全國前列的必然要求。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實驗區,始終站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勇扛歷史責任,為國家的繁榮興盛留下了自己奮斗的足跡。進入新時代,廣東監獄工作要保持走在全國前列,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引領和支撐。廣東監獄被司法部命名的智慧監獄數量全國第一,這是廣東監獄系統按照廣東省委提出當好“兩個窗口”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具體實踐。今后一個時期,廣東監獄要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必然要不斷提升監獄智慧化水平。
二、深刻理解智慧監獄的內涵和特征
2019年1月,司法部“智慧監獄”建設工作推進會強調“智慧監獄”是“數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是在現有監獄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監獄各項業務融合,最大限度地匯聚整合、感測分析監管改造信息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從而對監獄工作各項需求作出智慧判斷和響應。這是司法部對智慧監獄這一概念做出的權威論述,其關鍵詞是“作出智慧判斷和響應”。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監獄工作有機融合后,經歷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四個階段,智慧監獄建設以信息化、數字化為基礎前提,而衡量監獄智慧化水平在于智能應用和數據分析。簡單地說:智慧監獄基礎在信息化、數字化,核心在智能化、智慧化。
從司法部智慧監獄的驗收標準看,驗收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基礎建設、統一平臺和業務系統、智能應用、數據分析研判。由此可見,智慧監獄主要有以下四個特征:
(一)基礎建設注重統籌布局,并以此建立信息全感知體系?;A建設包括基礎網絡、技防系統、武警安防、警用移動裝備等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并以此建立信息全感知體系,以實現對基礎數據資源的采集和為智能運用打下數據基礎。
(二)業務應用強調全覆蓋,以實現業務協同及信息共享為目標 。應用全覆蓋與業務間協同,包括安防系統、通訊系統、指揮系統、及各業務系統(獄政、刑罰、教育、勞動、警務、后勤)等業務協同與信息共享。實現業務管理的“統一標準、統一平臺”,將與監獄管理業務相關的應用集成在統一平臺上,實現面向服務、規模應用、信息共享的平臺化應用模式。
(三)智能應用突出實用管用,以系統聯動和自動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智能運用緊緊圍繞監管安全這一目標,主要包括視頻智能分析、生物識別門禁系統、入侵探測和周界防范、目標跟蹤定位、智能語音處理、智能押解、智能安防平臺等。
(四)數據分析追求提前預警,以此輔助科學決策。智慧研判是智慧監獄建設的核心,從智能運用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智慧自主分析,提前做出事態研判預警,為監獄管理提供監獄安全趨勢分析,進而實施相關干預,降低危險因素,提升監獄安全防范能力。
以上四方面特征,基礎建設和業務應用全覆蓋是基本要求,是基礎。而智能應用和數據分析研判才是智慧監獄的重要標志和關鍵所在。在深化智慧監獄建設中,我們要借鑒智慧城市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加強頂層設計,提煉智慧元素及概念,使智能、智慧這些理念深入人心。如在罪犯現場管理方面,我們要打造智慧監舍和智慧車間;在重點管理工作中,實現罪犯智能押解、智能跟蹤、智能點名及清點人數;在具體業務工作中,我們要實現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辦案、智慧消防等。
三、當前廣東智慧監獄建設的現狀與差距
截止2020年,廣東有25個監獄通過了司法部智慧監獄驗收,雖然是全國智慧監獄通過最多的省份。但智慧監獄建設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建設及感知采集處理能力不能適應智慧化縱深發展要求。一是早期建設的一些模擬信號技防設備,故障率高,數據傳輸質量差。二是服務器資源難以支撐未來發展的需要。三是網絡帶寬不足,且沒有冗余網絡,安防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等)與政務系統在同一網絡上,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二)業務系統覆蓋不全且協同性差,共享層次相對較低。雖然廣東省已初步建成覆蓋獄政管理、刑罰執行、教育改造、生活衛生、獄務公開、門戶網站等系統,完成了數據中心一期建設,并在全國率先推出罪犯個人購物電商化改革、罪犯信息查詢、會見預約、顧送款預約進駐“粵省事”平臺等。但業務系統仍還有差距,一是一些業務系統覆蓋不全,人事、生產等關鍵業務系統還不成熟。二是業務間協同性差,共享層次相對較低。三是數據管理能力還不強,影響業務部門工作效率和數據統計查詢。
(三)智能應用仍在初級階段。近年來,廣東省在推進視頻智能分析系統、監獄異常犯情預警系統、罪犯危險性評估系統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利用技防系統智能分析能力不足。視頻智能分析覆蓋不全,傳統的人工監看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視頻實時巡查、自動發現并預警的需要。智能巡更系統多個單位還沒有真正用好,智能清點人數、智能工具管理全省還沒有統一模式。
(四)數據分析剛剛起步。廣東省雖然推廣應用了惠州監獄自主研發的罪犯危險性分析預警模型等數據分析項目,但有些監獄重視不夠,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作用。
四、深化廣東省智慧監獄建設的思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在推進數字司法、智慧監獄的建設征途上,我們要堅持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深化智慧監獄建設,引領和支撐廣東監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通過廣泛調研和深入思考,對我省“十四五”時期深化智慧監獄建設提出如下對策和設想。
(一)立足長遠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為了提高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性、協同性和先進性,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必須積極做好廣東智慧監獄頂層設計和“十四五”建設規劃:一是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服務于數字法治、智慧司法體系建設,融入數字政府發展總體框架。二是充分論證并提出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5G等現代技術應用環境,既要緊跟時代,又要避免出現一哄而上華而不實的浪費現象。三是樹立數據驅動應用理念,緊緊圍繞監獄確保監督安全、確保公正執法和提高改造質量三大任務,不斷拓展智慧應用、數據可視化展示和大數據分析,不斷提高監獄工作智慧化水平。
(二)重視系統開發,提升業務覆蓋
堅持需求導向,積極探索獄內醫療、罪犯教育等業務管理系統建設,加快推進清遠監獄視頻智能分析、肇慶監獄區塊鏈執法監督、惠州監獄罪犯減刑資格自助篩查、東莞監獄智慧車間等試點工作。
(三)升級統一平臺,提高應用功效
通過構建新型統一平臺,集成應用界面、拓展業務功能等方式,推進系統整合,形成“一站式”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單點登錄和統一待辦,罪犯信息的條件查詢、數據統計展示(如每名罪犯改造全過程展示,橫軸每個月一個節點,縱軸展示罪犯考核獎懲、電話會見、異常記錄等)、個性化門戶等功能;實現業務表單可視化配置,各種應用流程設計,并具有相應的擴展性;將監獄業務管理與數字簽名、CA認證、電子檔案、執法過程證據文件等體系相融合,實現監獄管理業務全過程應用,確保執法與管理業務全留痕。
(四)助力現場管理,打造智慧空間
罪犯現場管理包括勞動、生活和教育三大現場,在強化智慧教育的同時,要著力打造智慧車間和智慧監舍,在智慧車間建設方面,通過視頻智能分析和物聯網技術,實現罪犯智能點名、智能管控和勞動工具智能化管理。通過開發業務管理系統,實現勞動產值實時計算、罪犯勞動報酬實時計提、智能生成工序布局、合理分解工序任務,對生產過程的產能、質量等情況實時監測、預警。在智能監舍建設方面,通過監舍顯示屏,實現獄務公開、個人購物、訴求反映、問卷調查等進監舍。通過人臉識別,實現快速精準清點人數。
(五)強化智能運用,服務安全防范
建設圖像智能識別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結合視覺分析,構建圖像智能分析類系統。例如,通過攝像機識別、電子標簽、GPS或北斗定位芯片,對出現在監獄特定地點出現的人、車、物進行智能感知和分析,實現車輛在獄內軌跡跟蹤,罪犯智能點名,重點罪犯智能跟蹤,勞動工具智能管理、績效考核等。
建設視頻智能分析系統。通過視頻智能分析,監測分析罪犯離崗、打架斗毆、聚集、攀高、獨處、越界、離床等運動軌跡,及時推送異常告警;通過人臉識別,實現車間定時,夜間熄燈和出工、收工環節罪犯人數快速點名統計以及漏點告知。
建設語音智能分析系統。利用基于NLP(自然語言)技術、語音處理技術,構建語音識別分析云平臺,將智能語音與監獄管理業務需求緊密結合,應用于會見期間的敏感詞告警、會議發言、語音轉文字記錄等場景。
(六)做強數據分析,服務研判決策
樹立數據驅動應用理念,用好數據資源。隨著業務系統的廣泛應用,監獄每時每刻產生海量信息數據,這些數據從各方面完整記錄了監獄的管理活動和罪犯的情況變化,必須重視從數據中發現問題,從數據中挖掘價值,從數據中反推管理效能,從數據中得到預判。要加強調查研究,梳理出對監管安全、改造質量和執法公正性等評估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關鍵數據類別清單,在日常工作中,多渠道及時采集,還要開發問卷調查系統,定期和不定期在罪犯監舍和會見場所收集罪犯及其親屬的情況和意見,為大數據分析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構建數據模型,強化大數據分析。在安全防范工作中,通過建立各種分析模型,實現分析預判罪犯自殺傾向性和罪犯釋放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在減刑工作中,通過建??梢院Y查每月符合減刑條件的罪犯名單并顯示推斷依據;在落實“一人一策”改造工作中,建立罪犯犯因分析和個人教育改造模型,實現對罪犯和犯罪原因推斷和個性改造方案推送,并在此基礎上作出改造質量評估。
(七)利用新型技術,探索存證監督
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點,可先在某個監獄試點建立聯盟鏈,以監獄相關部門和監區為節點,將入監體檢、監區調動、輔勤工種、親情電話、考核獎懲,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和“三類”罪犯管理等十大執法關鍵環節的審批以電子文件或圖片格式上鏈存證,通過數據上鏈,實現鏈上同步公開、存證監督、倒查追溯和預警告警,并以此倒逼警察從源頭規范執法管理,提升監獄執法公信力。
(八)不斷提升效率,全面保障安全
在網絡安全方面,一是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和相關標準規范,完善基礎設施,引入專業安全管理體系和先進工具,強化網間共享與交換安全系數,提升數據保護能力。二是構筑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通過感知平臺為監獄提供網絡安全持續監控能力,及時發現各種攻擊與異常,特別是針對性攻擊;建立威脅可視化及分析能力,對威脅影響的范圍,攻擊路徑、目的、手段進行快速研判。三是開展網絡安全培訓和攻防演練,切實提升監獄網絡安全防范能力。
深化智慧監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現代信息技術與監獄管理的完美融合,是廣東監獄管理變革創新的抓手和方向,必須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以智能應用、智慧應用為目標,為廣東監獄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廣東監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提供有力支撐和發揮引領作用。
來源 : 司法部政府網,智數科技整理僅用于業務交流